“窗月存余晖”的出处是哪里
“窗月存余晖”这句诗,乍一听还以为是某个玄乎的佛经偈语,结果一查才发现是宋朝诗人梅尧臣写的。这老哥是北宋时期的“扫地僧”,虽然不是进士出身,但靠家世荫庇混了个小官,后来却因为文采斐然被欧阳修等人赏识,挤进文学圈的顶层。这不,他夜里睡不着,听见隔壁有人唱歌,顿时被这美妙的声音勾得神魂颠倒,连衣服都来不及穿好,披着衣服就去追着听,结果人家唱完了,只剩下一弯残月挂在窗前。
诗写得倒是风雅得很,但细想想这不就是个老文艺男中二的日常嘛!现在我们听到好歌也会跟着哼哼,看到偶像也会尖叫,谁还没点文艺细胞呢?不过梅老哥的这首诗还暗藏着点哲理:再美的歌声都会消散,再亮的月光也会西沉,与其执着于追逐,不如好好享受当下的每一刻,毕竟人生苦短,余晖虽短,但终会成为美好的回忆。
“窗月存余晖”出自宋代梅尧臣的《夜听邻家唱》。
“窗月存余晖”全诗
《夜听邻家唱》
宋代 梅尧臣
夜中未成寐,邻歌闻所稀。
想像朱唇动,仿佛梁尘飞。
误节应偷笑,窃听起披衣。
披衣曲已终,窗月存余晖。
作者简介(梅尧臣)
梅尧臣(1002~1060)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。汉族,宣州宣城(今属安徽)人。宣城古称宛陵,世称宛陵先生。初试不第,以荫补河南主簿。50岁后,于皇祐三年(1051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,所注为孙子十家著(或十一家著)之一。有《宛陵先生集》60卷,有《四部丛刊》影明刊本等。词存二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