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玻璃大全 > “河倾斗落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河倾斗落”的出处是哪里

咦,原来“河倾斗落”出自文天祥的诗中!这成语听起来像是武侠小说里的武功名字,但实际上是古人描绘壮阔自然景象的绝妙比喻。说到这儿,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:为什么古人总爱用自然界的壮观景象来比喻内心的情感和志向呢?难道是因为山河壮丽更能体现他们的抱负和孤独?

比如说文天祥,他写“河倾斗落”的时候,可能是在感叹自己颠沛流离的抗元生涯,就像河水倾泻、星斗坠落一样剧烈。而他在狱中写下《正气歌》时,那种气节凛然的气概,简直就是用生命诠释了“地灵尚有人杰”的深意。这种用自然景象表达内心情感的方式,不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。

那些年,文天祥为了国家,真的是用生命在写诗啊!他的诗作不仅仅是文字的美,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,让人读来热血沸腾。哎,现在要是谁能把诗写得这么有情怀和力量,那可真是了不起!

“河倾斗落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河倾斗落”出自宋代文天祥的《酹江月(南康军和苏韵)》。

“河倾斗落”全诗

《酹江月(南康军和苏韵)》

宋代 文天祥

庐山依旧,凄凉处、无限江南风物。

空翠睛岚浮汗漫,还障天东半壁。

雁过孤峰,猿归危嶂,风急波翻雪。

乾坤未老,地灵尚有人杰。

堪嗟漂泊孤舟,河倾斗落,客梦催明发。

南浦闲云过草树,回首旌旗明灭。

三十年来,十年一过,空有星星发。

夜深悉听,胡笳吹彻寒月。

作者简介(文天祥)

文天祥(1236.6.6-1283.1.9),字履善,又字宋瑞,自号文山,浮休道人。汉族,吉州庐陵(今江西吉安县)人,南宋末大臣,文学家,民族英雄。宝祐四年(1256年)进士,官到右丞相兼枢密史。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,被扣留。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,由南通南归,坚持抗元。祥光元年(1278年)兵败被张弘范俘虏,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,后在柴市从容就义。著有《过零丁洋》、《文山诗集》、《指南录》、《指南后录》、《正气歌》等作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