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写好论文的Discussion部分
撰写论文的`Discussion`部分时,请遵循以下步骤和原则:
1. 重申研究问题和主要发现
简要重申研究问题或假设。
描述研究的主要发现。
2. 解释发现的意义及其重要性
解释每个主要发现的意义。
讨论这些发现为什么重要。
3. 将发现与类似研究联系起来
将研究结果与先前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。
讨论你的研究结果如何支持或反驳现有的理论。
4. 考虑对结果的其他解释
考虑所有可能的解释,包括那些不符合预期结果的解释。
讨论这些备择解释的可能性。
5. 承认研究的局限性
讨论研究的局限性。
描述这些局限性如何影响研究结果。
6. 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
基于研究结果,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或建议。
讨论如何改进研究方法或扩大研究范围。
写作技巧
使用现在时态来描述研究结果的意义。
避免使用过于具体或技术性的语言,确保非专业读者也能理解。
讨论部分应保持逻辑清晰,避免重复结果部分的内容。
讨论部分应展示你的独特见解和思考深度。
示例结构
开头 :简要重述研究问题,概述主要发现。
中间 :解释发现的意义,将结果与文献对比,讨论备择解释。
结尾 :总结研究结果,强调其重要性,提出未来研究方向。
注意事项
避免使用过于绝对的语言,如“证明”,而应使用“暗示”或“建议”。
讨论部分应保持客观,即使有局限性也要诚实地呈现。
讨论部分应突出研究的创新性和对学科领域的贡献。
遵循这些步骤和原则,可以帮助你撰写出一篇有深度、有条理的`Discussion`部分。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如何有效组织论文的讨论部分?
讨论论文时如何保持客观?
论文讨论中常见的问题有哪些?